柳冈,实验师,学科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电话:13269676780,邮箱2019101@cau.edu.cn

 

教育经历

2004.9—2008. 7 辽宁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学士

2008.9—2011.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应用化学专业硕士

2012.9—2019.1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

 

工作经历

2011.7—2012.9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离子液体研究部,科研助理,

 

研究领域及方向

食品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

 

教授课程

参与教授《食品安全信息技术》研究生课程

 

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1]  Liu,G., Xue,Z., Xu,G., Yan,C., Wang,T. Lower work function of thermoelectric material by order arrays[J]. Science China-Chemistry, 2016,59 (10):1264-1269. 已发表. SCI 刊源. SCI 检索. 检索号:WOS: b000385060400006

[2]   Liu,G. and Wang,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for Sensor Application [J]. ACTA CHIMICA SINICA, 2017,75(11):1029-1035.已发表. SCI刊源. SCI检索.检索号:WOS: 000418010100002

[3]   Liu,G., Yan,C., Xue, Z.,Liu,C.,Xu, G. and Wang,T. A guard to reduce the accidental oxidation of PbTe nanocrystals [J]. Nanoscale, 2018,10:12284-12290. 已发表. SCI 刊源. SCI检索.检索号:WOS:000438246000005

 

实验室简介

    虚拟仿真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依托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使用面积2000平方米。拥有包括《食品工程院原理》、《食品厂规划及工艺设计》 虚拟仿真教学等软件在内的实验仪器设备1266台/套总值3700多万元。拥有10套用于虚拟设计、仿真和实验的虚拟现实系统。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由6163银河.net163.am学科带头人廖小军教授担任。多年来中心围绕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实施人才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全国高校食品学界第一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国家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部级重点学科。针对4大学科专业群,实验教学中存在机械设备体积大、难以操作等问题。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构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立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了实验教学的虚实结合及相互补充。在课程虚拟仿真平台中,重点建设了食品工程原理等基础实验课程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把食品生产中的加工过程分解成每个独立的单元操作。解决了生产设备结构复杂、不直观难于理解的问题,节省了实验耗材,降低了试验成本,并且锻炼了学生对食品工程机械的实际操作能力。在综合创新虚拟仿真平台,重点建设了食品厂设计及工艺设计虚拟仿真等具有综合性创新型先进性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实习实践虚拟仿真平台,重点建设了食品工厂生产等实验成本高周期长季节性强卫生要求高、易产生环境污染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使学生充分了解食品生产过程中具体的操作步骤。基于全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及楼宇的校园网络系统,构建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实验教学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具有信息发布、数据收集分析、互动交流、成绩评定、成果展示等功能。中心师资队伍中有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等在内的教授18人、副教授31人、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9人。中心教学改革成效突出,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等学校本科特色建设专业。中心积极推进以科研促教学,近年来在食品科学等方向形成了明显优势。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其中75%以上的科研成果和科研设备已经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学生参与率达90%。中心积极与美国普渡大学、美国加利佛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日本食品综合研究所、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保持着经常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中心积极探索学校与行业企业协同培养人才的机制,与中国伊利、蒙牛、汇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企业为中心提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素材,校企共同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中心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参加了包括等科技创新竞赛百余项。获得全国及省部级奖项共9项。获奖学生中有30%以上的学生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攻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