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学院463房间,十几个研究生聚在一起,这里是他们的实验室,在实验室一角,没有围挡、没有影壁,工学院机电工程系教授谭彧正坐在那里办公,今年她获得了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463房间原来并不是她的办公室,但是她主动要求跟同学们搬到一起,“一抬眼就能看到同学们,我觉得很舒服,也跟大家亲近一点。”
本科生课堂上诞生的新方法
今年是谭彧给本科生讲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的第22个年头。1992年,硕士毕业的谭彧走上了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讲台,这是她教的第二门课。在这门工学院机制、车辆工程、农业机械化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上,谭彧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她的课上,内容图文并茂,以液压元件的动画、3D装配分解图、实物图片等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液压元件原理的理解;她还及时更新内容,将科研信息传递给学生,突出技术应用,如:采用液压传动的2行播种机播种深度为什么不一样?挖掘机无论如何都没有“劲”的原因?静液压驱动为什么在农业装备中不能得到广泛应用?
工学院2013级研究生成智华2012年读大三时上过谭彧的液压与气压传动。回忆起那门课,成智华给出的评价是:“课程严谨,老师上课认真、严厉要求。”让成智华印象最深的是谭彧会安排同学上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书中讲的油路。有一次,轮到成智华复述起重机的油路,那时他对一些专业名词还不太懂,复述的不很清晰。谭彧严肃地批评了他,“你们是不是下去没好好看书,课本上都有的东西,还掌握地不行。”虽然批评,但是谭彧还是耐心地重新讲解了起重机的油路。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是谭彧在教学中的摸索出来的。在多年的教学里,谭彧发现同学们对油路的掌握不理想,她就想出让同学们复述课本上的油路,“不能用原文,要用自己的话,只有用自己的话才能看出真正掌握了知识。”从实际效果来看,谭彧的方法取得了效果,“同学们作业、考试的成绩都提高了。”
虽然已经工作了29年,身兼职务增多、科研任务加重,但是谭彧始终奋战在教学一线,现在仍承担着液压与气压传动和控制工程基础这两门本科生专业课教学。这两门课是工学院机制、车辆工程、测控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涉及学生多,上课时间长,有时甚至从早上到晚,甚至一周上5遍液压与气压传动。但是,在超负荷教学工作中,谭彧始终认真负责,刻苦钻研,严格要求自己,亲自批改同学们的作业。
在教学中,谭彧收获了很多的学生,也收获了很多的荣誉,201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我校教学成果特等奖、2013年我校“大北农”教学名师奖……一项项荣誉纷至沓来,她长期主讲的“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在2006年也通过了学校精品课程验收。
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
虽然谭彧在专业上的要求非常严谨,很多学生甚至戏言:“开题答辩不能找谭老师,她太严了。”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学生对谭彧的爱戴,她的课堂不点名但是到课率保持高位,即使给大四上课也依然如此;很多人抢着报她的研究生;很多学生会主动要求她担任开题答辩答辩老师;从第二届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开始,她就担任了指导教师。这些,都是由于她对学生的爱。博士生导师、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工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中心负责人、班主任……谭彧的身份很多,但是她的这些身份都能够与培育学生挂钩。
尽管在谭彧的课上挨了批评,但是从大二就想报考谭彧研究生的成智华丝毫不改初衷。“别看谭老师在课堂上很严,但那也是为我们好,在生活上她非常和蔼可亲。”今年中秋,2013年如愿成为谭彧硕士生的成智华和硕士、博士同学来到谭彧家,谭彧亲自下厨,为弟子们烹饪了一桌饭菜。“这是多年的传统了,不光在校的来,毕业的只要有空也来,今年来了6个毕业的,10个在校生。”提起在导师家的聚会,成智华还很兴奋。
对于到家里聚会,谭彧觉得很平常,“我和学生关系一直很好。” 1997年,谭彧开始招收硕士生,2004年开始独立招生博士生,迄今已累计培养了45名合格毕业生,其中博士研究生7名。对于自己的学生,她每周都要检查研究生的工作进展情况,学生有事可以随时找她,她所带的研究生毕业后分布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出色的作用。“我的团队传统就是有事大家一块上,我的一个学生那年结婚,他家远家人来的少,还是他的同门师妹给他当家人接亲。今年中秋聚会,我的一个毕业生没能来,第二天还专程带着老公、孩子来我家做客。”提起和学生的感情,谭彧露出了微笑。
除了作为导师,谭彧还给本科生当过班主任,在7年班主任生涯中,她积极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关心学生生活。有一次,有个学生打电话找谭彧说家里出了状况要立即回家,谭彧急忙放下手中的事情,安慰他并一起去寻找机票售票点并垫付了机票费,确保学生当天晚上能到家。她的付出也获得了回报,以车辆093班为例,全班31名同学中,9人保研、5人考研、5人出国,10人就业,2人继续考研,就业率、深造率名列工学院前茅,谭彧本人也获得了学校班主任标兵称号。
2007年,全国性大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进入了第二年,工学院的学生要求谭彧做他们的指导老师,她欣然应允,“学生让我做的事,我就推脱不了”。当时,对于比赛的投入还非常少,谭彧就自己出钱给学生买材料,到天津比赛的钱也是她出的。长期的投入,加上占用大量的精力,谭彧也想过放弃,但是2010年,有几个学生做的很好,谭彧对自己说:“我要是不指导他们,就太可惜了,为了他们我也要坚持。”从教多年,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已经成了谭彧的习惯,就连毕业设计开题答辩,她也总是耐心地帮学生指出漏洞,告诉解决方式,这也让她在赢得严厉名声的同时,来找她当开题答辩老师的人还是趋之若鹜。
长期的付出,也迎来了收获,自学校2004年开展百篇优秀毕业设计评选以来,谭彧指导的学生中已有11名学生的论文入选。特别是近4年指导的32个毕业设计中,23篇成绩为优,优秀率达72%;6篇被评为校级百篇毕业设计优秀论文,校级优秀率达到19%。她指导的7届45名学生参加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1人次荣获华北赛区一等奖,4人次荣获华北赛区二等奖,4人次荣获华北赛区三等奖,她本人也先后4次荣获全国瑞萨超级MCU模型车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5次荣获飞思卡尔智能车比赛华北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
不断创新促进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谭彧也在思考在课程计划、教学改革方面创新,让教学的提高惠及更多的老师,通过老师惠及更多的学生。
谭彧积极组织机电工程系教师到其它高校进行调研,与本校的实际特点结合综合考虑制定了2004版、2008版1个专业、2个专业方向的教学计划,并修订教学大纲。她还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兄弟院校的考察,结合本校的特点,2011年负责组织完成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申报工作,制定了教学计划。在获得了教育部批准后,2012年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已经开始招生了。
谭彧做的还不止上面这些:在液压与气压传动和控制工程基础2门课程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实验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将采集卡和计算机引入到实验教学中;主持和主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改革项目16项;承担并完成了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主编或参与主编《控制工程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教材编写……这些工作,都直接与教学密切相关,也让谭彧在自己教学进步的同时,带动了身边的老师共同进步。
除了教学,谭彧还积极进行科研,先后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了多项国家重要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发动机的检测与节能控制”,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牧草种子加工智能化控制装备”,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农业装备虚拟仪器测控技术研究”和“联合收割机作业速度智能控制系统研究”等,研究课题均已通过验收。她也获得科技成果鉴定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EI检索16篇。目前正在进行的有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轻简化水田作业关键装备研制与示范”和“大型玉米收获机底盘机架焊接质量在线检测技术研究”,博士点基金“谷物联合收获机视觉导航辅助驾驶关键技术研究”。在科学研究中,谭彧也不忘教学,相关研究成果已融入教学中,实现了科研促进教学,在教学改革中进行了有益探索。
宝钢教育基金奖、北京市总工会教育创新标兵、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三次荣获校级优秀教师、首届大北农教学名师奖……29年间,谭彧关于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多的奖项,她表示,自己会“始终如一,踏踏实实地做好教学,把本科生教好”,她甚至表示,“我带的学生有了成绩是因为他们都很优秀,学习很努力,能教他们是我的荣幸。”